今天 2025 年 2 月 20 日,是家喻戶曉的 Ansel Adams 安塞爾·亞當斯爺爺的 123 歲冥誕日!
生日快樂!安塞爾·亞當斯爺爺!
安塞爾·亞當斯爺爺 1902年在美國舊金山市的愛爾蘭裔移民家庭,1984 年 4 月 22 日,因心血管疾病在加州蒙特利市病房中逝世,享年 82 歲。可能出於遺願,亞當斯爺爺遺體被火化之後,骨灰撒在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半圓頂 Half Dome 上。
今天愛好攝影的朋友都會把安塞爾·亞當斯和「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風景攝影、美國當代攝影藝術、Group f/64、Zone System、黑白攝影工藝、 環保」這 7 個詞彙當作同義詞看待。對世界攝影藝術史發展熟悉的人,則會近一步加上「MoMA 攝影部、如實攝影/Straight/Pure Photography、美國西部」甚至是「Polaroid」等同義詞。這些同義詞的並列已經足以描述亞當斯爺爺畢生志業成就的整體輪廓了。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早把原本只被視為雕蟲小技、珍玩等級的攝影作品/照片,推向藝術殿堂成為美術館典藏對象(承認攝影是藝術)的國家。
2012 年視丘提出的「攝影的進化:從攝影 1.0 版時代到攝影 4.0 版時代」攝影斷代史觀中,把攝影作品承載的訊息內容從形而下層次提升到形而上層次的; 2.0 版到 3.0 版的進化應該是最重要的進化。這其中,美國紐約 MoMA 攝影部成立(世界第一個成立攝影部的美術館)、如實攝影(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看待照片作為表現媒材的特質)以及把鹵化銀照片的視覺特質發揮到極致的 Zone System 都在這個攝影進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這三項革命性攝影進化過程中,亞當斯爺爺都在運動中扮演實際推動,且是主要領導者的角色。
亞當斯 12 歲就開始愛上音樂,14 歲那年夏天隨著家人前往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度假的同時,得到爸爸給他的一個柯達一號布郎尼盒式(你只要按快門,其它的事柯達會幫你包辦到底的)照相機,15 歲他帶著更高級的相機和三腳架重返優勝美地,15 歲和 16 歲兩年的冬天,他在舊金山一家暗房打工,開始涉獵暗房沖洗黑白照片的各種程序的工藝技術。
可以說,從 12 到 16 歲短短四年的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就已經奠定了亞當斯日後卓越不凡、偉大志業的所需根基。
因為自己過小的手掌(拇指與小指的距離不夠遠)很快地就讓他體會到「調性的寬廣」在表現藝術裡的重要地位。這,不但讓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的殘酷事實,恐怕也是他日後在黑白照片中要求照片中應該具備從極黑到極白之間影調極限豐富的必要,而有了 Zone System 影調控制技術系統的完成。
恐怕也因為對「連續變化階調之美」有這樣的體會,他 14 歲幼小的心靈在夏天前往優勝美地公園度假時就被純淨的大自然在強烈日光照射下呈現的光影結構震撼住。晚年他這樣回憶他對優勝美地公園的第一印象:「優勝美地的壯麗景觀撲面而來,光彩奪目....。 一個接一個奇景向我們襲來.... 光影無所不在.... 我的新時代開始了。」他也在專訪中談到他在創作時,常常是先看到場景的光影結構而非被攝體的存在。
亞當斯的幼年因為過動症與疑病症,被學校開除四次,最後只好在家裡接受父親與姑媽的家庭教育。姑媽信奉的不可知論和父親教導他遵循著名的思想家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的思想:「在對人類和大自然的社會責任的引導下,過著謙虛、有道德的生活。」這樣的教育恐怕就是亞當斯日後在創作時,尊重「雄偉大自然的崇高」與「自然光照明下風景中呈現無限層次的光影結構」的思想根基。
而成為當代攝影藝術的磐石基礎的「如實攝影 Straight Photography(一般稱為「純攝影 Pure Photography」或「直接攝影)」一詞是由日德混血詩人、藝術評論家倉場富三郎 Sadakichi Hartmann 1867-1944 於 1904 年在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 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 創辦的「攝影作品 Camera Work」季刊雜誌最先提出的詞彙。如實攝影的核心價值:「尊重相機鏡頭投射在軟片上的『光學影像的完整性』」其實是源自這個觀念的主要推動者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的精神導師;從技術精湛的外科醫生轉行為攝影藝術家的英國醫生彼得·亨利·愛默生 Peter Henry Emerson 1856 – 1936 於 1889 年在當時社會屬於驚世駭俗(當時的形容是:在下午茶會中投下重磅炸彈)等級的攝影教科書「自然主義攝影:給藝術學生 Naturalistic photography for students of the art」中最早提出攝影家要對「攝影的本質」:視覺與鏡頭後方光學影像的「完整性」有根本的尊重。這樣的觀點也因此造就了因為「尊重攝影表現媒材的特質」而有攝影3.0版時代「攝影是藝術」的最終結果。
有趣的是,愛默生日後因為赫特 Ferdinand Hurter 1844–1898 和德里菲爾德 Vero Charles Driffield 1848–1915 於1890年提出關於「鹵化銀感光材料對影調紀錄的局限性」的 H&D 曲線(簡稱特性曲線 Characteristic curve )研究,驚覺自己提出的自然主義提倡的:對視覺所見與光學影像的完整性的尊重的理念,卻在實證科學研究 H&D 曲線研究中證明:攝影家想要用攝影術把視覺所見的所有光影分佈的影調忠實記錄下來是不可能的,而在同年發表「自然主義之死」的宣言,不再公開提倡自然主義的觀念。
但是愛默生「尊重視覺與影像完整性」的第三代傳承者亞當斯卻在 1939-1940 年間在攝影家弗雷德·R·阿徹 Fred Archer 1899 -1963 在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 The Art Center School 的教學中共同推出 Zone System 技術教學系統,而完成(或彌補了)愛默生的遺憾。若地下有知愛默生恐怕會後悔自己提出「自然主義之死」宣言的行為太過草率?或者仍然認為 Zone System 能夠在影調再現上彌補的層次還不夠完整?
Zone System 在台灣普遍被稱為「區域曝光」這其實是錯誤的翻譯,視丘認為正確的譯名應該是:「分階影調控制系統」。因爲這個系統講究的並非如何正確曝光的技術而已,而是「用少曝光+多顯影來增強化學影像反差(彌補攝影現場光影反差的不足。如陰雨天)」、「多曝光少顯影來減少影像反差(彌補攝影現場光影反差的過多。如夏天強烈陽光下)」來調整攝影現場照明反差的強弱,使鹵化銀黑白影像對黑白影調的再現做出極大化的調整。
事實上,只要對攝影著迷曾經不斷用鹵化銀感材拍照、沖洗、放相的攝影家,日積月累體驗之後都會得到類似的心得。而亞當斯和弗雷德·R·阿徹最大的貢獻其實是將這樣的技術體驗學術化、系統化,也因此可以成為教學課程。
有趣的是亞當斯共同完成的分階影調控制系統和他幼年是覺得自己手掌不夠大而放棄鍾愛的鋼琴演奏的動機幾乎一樣,前者是用軟片的曝光與顯影來將最終照片裡黑白影像能夠呈現的明暗影調極大化,而彌補鹵化銀對自然光影反差再現功能的不足。這樣的關係中亞當斯的手掌不夠大的先天不足,其實就等同於鹵化銀對自然光影明暗影調層次再現的先天不足。
1932年美國舊金山出現了自稱「光圈64 Group f/64」組織鬆散的攝影群體,安塞爾·亞當斯是主要成員,其他著名的成員有:愛德華‧威斯頓 Edward Weston 1886-1958、伊莫金·康寧安 Imogen Cunningham 1883-1976、當時愛德華‧威斯頓的徒弟威拉德·范·戴克 Willard Van Dyke 1906 -1986 等七人。光圈64 群體的理念就是使用 8”x10”相機創作時使用64光圈,好讓最終能夠呈現畫面中每一個角落都有清晰細節沒有絲毫模糊的全景深影像,好讓觀者看見作品就像攝影家在攝影現場看見的那樣,不經過任何光學的更改、修飾。也因此,使用光圈 64拍照的基本概念其實就是在貫徹從美國東岸傳來的如實攝影的理念。所不同的是當時紐約的攝影藝術家著迷於用作品歌頌機械文明的未來,以亞當斯為首的光圈64群體著迷的卻在用作者的視覺觀看來「發掘」上帝創造的大自然中完美的形體。他們的作品中即便出現人造物,也都是經過歲月的歷練被大自然不斷侵蝕之後與自然融合為一體的形體。
同樣都是「如實」的理念,以紐約為首的美國東岸藝術家「看見的」是機械文明的痕跡,以舊金山為首的美國西岸藝術家看見的卻是大自然的崇高。前者更「即物 objectivity」、更以被攝體為本一些,後者則更「形式 formalism」、更講究在圖像本質應有的視覺語彙一些。
1940 年 12 月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 MoMA 成立世界第一個美術館的攝影部。監管攝影部的委員會由高層理事會中攝影的重要倡導者、美術館受託人主席企業家大衛·亨特·麥卡爾平 David H. McAlpin 1816-1901,和企業家也是美術館主要作品捐贈者(1940年捐贈了一百多幅曼·雷 Man Ray 的作品)詹姆斯·特勞爾·索比 James Thrall Soby 1906-1979 共同擔任主席。而從美國西部遠道而來的安塞爾·亞當斯則是該委員會的副主席。博蒙特·紐霍爾 Beaumont Newhall 1908-1993 擔任攝影部策展主任。
麥卡爾平與亞當斯在1936年亞當斯參加斯蒂格利茨畫廊舉辦的作品展時認識,為了讓亞當斯協助MoMA攝影部的成立,麥卡爾平負擔了亞當斯居留在紐約半年所需的一切費用。
為了慶祝攝影部的成立,亞當斯和紐霍爾共同策展了「六十幅攝影作品展:攝影美學調查 Sixty Photographs:A Survey of Camera Aesthetic」,其中近一半的作品來自該 MoMA 的攝影典藏。因為亞當斯的共同參與,這個展覽的精挑細選和嚴謹現代主義風格與紐霍爾三年前;1937年為 MoMA 策展的龐大歷史展覽 Photography:1839-1937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937年發明偏光鏡 polarizing filter 的埃德溫·赫伯特·蘭德 Edwin H. Land 成立拍立得公司 Polaroid 銷售拍立得相機與底片。由於蘭德對攝影藝術的熱情,拍立得公司甚至擁有藝廊收藏並展示藝術作品。也由於亞當斯在攝影界擁有極高名聲,1939年蘭德親自拜訪亞當斯敦請亞當斯成為拍立得公司的技術顧問,每個月支薪100美元請亞當斯從攝影藝術的角度提供改進意見。
1974年亞當斯應邀前往法國南部阿爾勒國際攝影節擔任例行的焦點藝術家,為該攝影節「加持」,1976年亞當斯公開宣佈只接受最後一批訂單但是僅限來自大學圖書館或美術館的訂單,此後不再親手放曬自己的底片,結果最後訂單卻有3,400張,讓他花了整整兩年才消化了這筆訂單。當時一張亞當斯親手放曬的照片定價是800美元。人們都以為亞當斯宣布不再放大他的底片是為了提高作品的售價,但是亞當斯宣稱1965年他的《月出 Moonrise》以美金71,500美元的價格拍賣出去時,進入亞當斯口袋的只有大約200美元。2020年亞當斯作品 “The Grand Tetons and the Snake River,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Wyoming (1942)” 在蘇士比以 988,000 美元售出。
1980 年,美國總統卡特 頒發總統自由勳章給他。在表彰儀式中美國政府這樣記載: 「攝影師安瑟‧亞當斯與美國風景的力量融為一體,他的作品以耐心的技巧和永恆的美感而聞名,他在保護這個國家的野生和風景區的努力中,無論是在攝影上還是在地球上,都具有遠見卓識。 他被大自然的運動之美所吸引,被環保人士視為紀念碑,被攝影家視為國家級典章。 正是由於他的遠見和毅力,才為未來的美國人保存了如此多的美國。」,總統自由勳章是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
1985年,美國加州伊尼約國家森林 Inyo National Forest 的 Minarets荒野和其中一座海拔 3,580公尺的山峰分別改名為「安塞爾·亞當斯荒野」和「安塞爾·亞當斯山」。